週末,寫點工作室孩子們的小故事,
一大群的孩子們看到大大的充氣球就嗨了起來,
不管媽媽們怎麼叫他們小心小小孩都不聽,
媽媽問我:『孩子們都不聽話,怎麼辦?』
很多大人沒有思考過,我們為何希望有個聽話的孩子?
為什麼他們要聽話?
為什麼你叫他們停,他們就要停?
以後換成壞朋友,或所謂的老大說話,他們換聽另一個人的話,全面接收,這樣可以接受嗎?
這個狀況是卡在的是,媽媽們會擔心是因為媽媽腦中有孩子被球壓到的畫面,孩子們橫衝直撞是因為他們腦中沒有那樣的畫面,不是誰聽誰話的問題。
而是怎麼讓他們的腦袋,有媽媽擔心的畫面邏輯,有屬於錯誤使用的危險思路,要先建立他們的畫面與思路,孩子們才會懂,而他們懂了,才能思考。
於是,我拿了一件孩子們的備用衣服,黏在球上陪孩子們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推論,讓孩子原來這樣推球會有哪些可能性。
孩子們知道了,就會自己去找一個安全的遊戲方法,大家商量著新的玩法,這個思考,找方法的過程,才是大人真正要的。
或許父母都忘記了,教養中最好的境界不是誰聽誰的話,誰比較怕誰,而是怎麼在親子間的腦海中形成共同的畫面與認知,有一起思考的機會,我懂你的擔心,而你懂我的思考。
當父母的該擔心的,不是孩子們不聽你說話,而是,孩子們覺不覺得你的話值得聽,聽了是不是一種收穫,而這樣的信任,是相處經驗累積而熬出來的。
 
#連續第六天法佈施,繼續挑戰下去!
https://loveinantoniawang.com/%e5%b7%a5%e4%bd%9c%e5%ae%a4%e5%b0%8f%e6%95%85%e4%ba%8b-%e4%bb%96%e5%80%91%e9%83%bd%e4%b8%8d%e8%81%bd%e6%88%91%e7%9a%84%e8%a9%b1/